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客服提醒:因为这是好几年后的事情。
刘彻立刻让桑弘羊上前来回话。
桑弘羊:“……陛下,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微臣现下还在推行其他改革,得一步步来。”
刘彻却觉得这个平准法提前搞不难:
“先弄个雏形,朕找点人来帮你一起弄。”
桑弘羊:感觉又要加班了,头秃。
幸好紧接着他就听到了未央的补充:
【上述这类政策本意是好的,但是推行上却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商人和官吏会勾结起来,囤居奇货,贱收贵卖,反而加剧了市场价格的波动。】
古代很难解决监管不力的问题,而但凡监管跟不上,那再好的制度也会成为某些人谋利的工具。
最出名的有汉宣帝时期开设的常平仓,这个最后也和平准法一样成了官商勾结的敛财工具。
另外就是还有隋朝的义仓,本来是造福于民的东西,百姓压根没怎么享受到,反而被隋炀帝拿来当了军用粮库。
他为了打仗愣是疯狂加建了一堆义仓,逼百姓捐粮不说,还为了方便运义仓粮食开凿大运河。百姓不仅没饭吃,还得去给他挖河,可以说义仓的滥用是导致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即便如此,类似的制度也一直沿用到了明清。
所以古代皇帝不是不知道这个办法,只是部分皇帝对它的重视程度没那么高,更有甚者还拿它当自己的私人粮库。
什么丰年高价收粮?不让你全部白捐就不错了。
这里需要区分一点,后头的王朝大多是同时有常平仓和义仓的。义仓免费征收,常平仓加价收购平衡物价,但隋炀帝时期显然别指望他花钱填补常平仓了。
不过义仓始于汉代,并不是隋文帝首创,这一点需要注意。
说实在的,加钱买粮这种操作本质上就是用国库给农人兜底。没有一定财力的王朝,想干也有心无力。
否则各王朝大可以像后世那般粮食全数花钱购买,不用百姓上交一厘一毫。而不是发现常平仓耗费太大,不得不单独分出义仓来无偿征粮。
以唐朝为例,它的义仓会每年无偿征收一定的义仓粮。遇到灾年免费发放,没遇到就是白送给朝廷。
值得一提的是,像唐朝时期这样的义仓粮是王公贵族之下的所有人有田产的人以及没田产的商人都要每年上交的。但富户交了也白交,因为朝廷只赈济不被列为富户的百姓,《旧唐书》记载:“富户不在支给之限”。
总之,不要将古代义仓和现代储粮制度混淆,误以为义仓也是花钱收购粮食的,因此大吹特吹。
义仓有其优越性,也有对应的缺点。毕竟对于本来就要交税的百姓来讲,增收义仓粮确实是个负担。
未央不指望皇帝们能放弃免费征收,这不现实。
她主要是想提醒汉武帝之前的皇帝们,不要光储备粮食,很多东西都可以一起加入其中。
调控物价可不是只需要调控一个粮食。
【接下来我们再说一说怎么施行经济霸权,以三国时期诸葛亮的操作为例。】
诸葛亮有点惊讶。
他没想到自己还能作为经济大才被提起。
【后世各国饱受他国,对,又是那个他国,饱受它的钳制。最出名的就是他国规定了很多东西的购买必须使用他国货币支付,那么别国想买这些东西就得先把本国货币换成他国的。】
【诸葛亮干了类似的事情,他规定购买蜀锦一律要用蜀国特制的直百五铢来结算。由于蜀锦的畅销,哪怕魏国和吴国不乐意,直百五铢也渐渐在两国流通起来。】
【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蜀国之前由于缺钱瞎折腾了一波,大量铸造了新钱直百五铢。直百五铢的重量只有普通五铢钱的四五倍,但是蜀国愣是规定它能买百倍的货物。】
经过之前大明宝钞事件,众人渐渐对这个乱印钱的危害有了一定的了解。
现在一听直百五铢的规定,顿时意识到不妙。
爱似覆水,情难收  [综]身为唐门弟子,阴阳师和审神者是什么鬼?  穿成替嫁夫郎后  学术型偶像  道镇苍穹  我的白富美女领导  机械美人[无限]  最强医仙混都市  奈何公子太妩媚  野欲!疯批宿主又和邪神杠上啦!  不当继室(双重生)  燃我(我暗恋的大佬也重生了)  我,小鱼宠,君主克星!  胆小鬼手拿诡境游戏MVP剧本  汉化组包浆马甲炸了红黑阵营  重生之纨绔小狼受  死遁后宗门小霸王对我真香了  重生之幻兽之体  我脑中有本生死簿  无解  
...
...
一个转世失败的神农弟子,想过咸鱼般的田园生活?没机会了!不靠谱的神农,会让你体验到忙碌而充实的感觉。师父别闹,就算我病死饿死从悬崖跳下去,也不种田,更不吃你赏赐的美食真香啊!本人著有完本精品农家仙田,欢迎阅读。QQ群42993787...
...
余庆阳一个搬砖二十年的老工程,梦回世纪之交,海河大学毕业,接老爸的班继续搬砖。用两辈子的行动告诉老师,搬砖不是因为我学习不好!是我命中注定要搬砖已有两本百万字完本书超级村主任最强退伍兵,可以放心入坑!大国工程书友群,群聊号码492691021新书重生之大国工匠...
一朝重生,亲爹从军阵亡,亲娘病死,留下体弱的弟弟和青砖瓦房几间。无奈家有极品亲戚,占了我家房还想害我姐弟性命!幸得好心夫妻垂帘,才有这安稳日子过。偶然山中救得老道一位,得其倾囊相授修得一身好武艺。骤闻亲爹消息,变身潇洒少年郎,入了天下闻名的孟家军,立军功当将军,可是那个总阴魂不散的小王爷是要搞哪样?虾米?威胁我?...